九思是學之初步。應當留心多思慮。視思明明察秋毫。聽思聰聞理啓愚。色思溫和顏悅色。貌思恭彬彬有禮。言思忠不欺不騙。事思敬三思而行。疑思問不恥下問。忿思難息事寧人。見得思義不貪取。故學道有九思焉。

 

註:

秋毫—毛至秋而末銳,小而觀見也。喻事物之細微也。 彬彬—文質相半之貌也。

譯:

九思乃是學道之初步,故應留記心中,多予思慮;視物應思看明白,如明察秋毫之末;聽事應思聰慧,其聞理而啟痴愚;顏色應思溫和,要和顏悅色;貌相應思恭敬,而彬彬有禮;言語應思忠實,不欺騙人家;凡事要思敬重,三思而後行;如有疑問,則不恥下問也;忿怒之時,應思有災難,寧可息事以寧人;見到所得,應思要正義之所得,不貪取也。是故,學道者,有此九思也。

補註:

論語 季氏第十六:『孔子曰:「君子有九思。視思明。聽思聰。色思溫。貌思恭。言思忠。事思敬。疑思問。忿思難。見得思義。」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思」,言心之所慮也。君子有九事,均應思慮使合禮儀。故曰「君子有九思」也。』

皇侃:『視思明者一也,若目瞻視,萬事不得孟浪,惟思分明也。按孟浪者漫瀾或云不精要。』

莊子 齊物論篇:「夫子以為孟浪之言也。」

莊子義疏:「孟浪音漫瀾,不著實也。」

辭彙:「著實切實。」「切實;非常實在。」

呂純陽祖師:『「視」眼之所見也,言君子視事當思見微,明察秋毫。故曰:「視思明」也。』

辭海:「明察秋毫;極言其明察雖纖細無所遁隱也。詳秋毫條。」

辭海:『秋毫;孟子 梁惠王:「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」 朱熹注;「毛至秋而末銳,小而難見也。」故以喻事物之細微者。』

皇侃:『「聽思聰」者二也,若耳聽萬里不得落漠,惟思聰了也。』

辭海續編:「落漠;粗略不精也。」

呂純陽祖師:『「聽」,耳之所聞也。「聰」,謂善悟。言君子聞事當思聞聲而善悟其聲,入耳無所疑惑,故曰:「聽思聰」也。』

辭海:「疑惑,盲於事理不能決定是非也。」

皇侃:『「色思溫」者三也,若顏色平常不得嚴切,惟思溫和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色」,見於面也。「溫」,辭容柔和也。言起居表情當思柔和,和顏悅色不可暴戾。故曰:「色思溫」也。』

辭海:「起居:謂日常寐興動止之事。」

辭海:「寐興,猶言臥起。」

辭海:『以身體動作,表現內部喜怒哀樂好惡之情感曰:「表情」。』

辭海:『戾,虐也。詩 小雅:「暴戾無親」。』

皇侃:『「貌思恭」者四也,若容貌接物不得違逆,唯思遜恭也。』

辭海:「接物,謂交接人物也。」

呂純陽祖師:『「貌」,動於容儀也。 「恭」,謙恭也。言待人接物當思謙恭,文質彬彬不可驕慢,故曰:「貌思恭」也』

辭海:「文,華也,質之對。」「質,樸也」

辭海:『彬彬;論語 雍也: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」 包注:「文質相伴也。」』

辭彙:「文質彬彬;外表和內容都很調和。」

皇侃:『「言思忠」者五也,若有所言語,不得虛偽,惟思進忠心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忠」,真實無假也。凡所言論當思言必由衷,不欺不騙,故曰:「言思忠」也。』

皇侃:『「事思淨」者六也,凡行萬事不得傲慢,惟思於敬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事」,人之一切作為也。「敬」,謹慎也,言凡所執事當思謹慎,三思而行不可輕率,故曰:「事思淨」也。』

辭海:『凡人類所為皆曰「事」。』

辭海:「敬:慎也。」「慎:謹也。」

辭海:『「執事」,謂服務於人也。』

五經正義:「三思者,言思之多能審慎也。」

辭海:「輕率,謂不慎重也。」

皇侃:『「疑思問」者七也,心有所疑,不得親自斷決,當思諮問於事有識者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疑」,是非不決也。言己有疑,不恥下問,以增加智識。故曰:「疑思問」也。』

邢昺:『「下問者」,問凡在己下者。』

朱熹:「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,位高者多恥下問,不恥下問蓋亦人之所難也。」

皇侃:『「忿思難」者八也,彼有違理之事來觸於我,我必忿怒與彼,不得乘此忿心報於彼,當思於忽有急難日也,一朝之忿忘其身,以及其親是謂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忿」,怒之甚也。「難」讀去聲,禍害也。言人待我以橫逆,當思禍害,息事寧人,若不思一時之忿,忘身忘親,即臨難悔之已晚,是不思難。故曰:「忿思難」也。』

辭海:「橫逆者,以暴虐之道來和我也。」

最新增訂本辭海:「息事寧人;謂止事端而使人得安寧也。」

四十二章經:「惡人聞善故來擾亂,汝自禁息毋瞋責之,彼來惡者而自惡之。」「惡人害賢者,猶仰天唾痰,唾不至天還從己墜。」

孟子 離婁章句下:『有人於此,其待我以橫逆,則君子必自反也:「我必不仁也,必無禮也,此物奚宜至哉?」』

說苑 卷第十:『老聃有言曰:「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因此觀之,柔弱者生之徒,堅強者死之徒。」夫生者毀而必復,死者破而愈亡,吾是以知,柔勝於剛也。』(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之內言)

路加福音 第六章:「我告訴你們,你們的仇敵要愛他,恨你們的要待他好,詛咒你們的要為他祝福,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,有人打你這邊的臉,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。」

論語 里仁第四:『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』

辭海:「喻;明曉也。」

朱熹:「義者天理之所宜也,利者人情之所欲也。」

范寧:「棄貨利而曉仁義則為君子。曉貨利而棄仁義則為小人。」

呂純陽祖師:『「喻」,知曉也。利者,為人之所欲。君子薄利而依義行,故曰:「君子喻於義」也。小人唯曉利而忘義,故曰:「小人喻於利」也。』

孟子 梁惠王章:『孟子見梁惠王。王曰:「叟!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」孟子對曰: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王曰:何以利吾國?大夫曰:何以利吾家?士庶人曰:何以利吾身?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。」』

辭海:『天子諸侯曰「國」。大夫之邑曰「家」。此家即謂「大夫」也。』

十信為道之信念。以信為始願為終。信心堅定永不移。念心堅定永不忘。精進心力求上進。慧心靜觀達真理。定心一境不散亂。不退心勇往直前。護法心愛護天道。廻向心趨向功德。戒心戒備不虞心。願心立意求大道。

註:

十信—信心、念心、精進心、慧心、定心、不退心、護法心、廻向心、戒心、願心也。

譯:

十信為道之信念,以信為開始,而以願為終結。信心若堅定,則可永遠不移;念心若堅定,則可永遠不忘;有精進心,則可力求上進;有慧心,則靜觀可達真理;有定心,則靈台一境不散亂;有不退之心,則可勇往直前;護法心,乃愛護天道之理也;有廻向心,則可趨向功德;有戒心,戒備不虞之心;應下願心,立意求得大道也。

補註:

辭海:『「十信」,佛家語。菩薩修行以十信為先導。「十信」者,一信心、二念心、三精進心、四慧心、五定心、六不退心、七護法心、八迴向心、九戒心、十願心。此十心以「信」為始,以「願」為終,總名十信。見楞嚴經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信心」,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也。此有「正信」、「迷信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正」者對「邪」而言。「正信」者,信正法之心也。維摩詰方便品曰:「受諸異道,不毀正信。」』

辭海:「迷信,不察事之真偽,惑於世俗之見而妄信之曰迷信;如拜偶像,尚術數是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『「妄信」,謬誤之信念也。』

辭海:『卜筮占候等,以陰陽五行生剋制化之理,推測人事之吉凶者,總稱「術數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念心」,常修「六念」,念佛、法、僧、戒、施、天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「六念:一念佛:具足十號,有大慈大悲大光明,神通無量能拔濟眾生之苦,我欲與佛同也。二念法:念如來所說之三藏十二部經,有大功德為眾生大妙藥,我欲証之而施與眾生也。三念僧:念僧是如來弟子得無漏法,具足戒定慧,能為世間施福田,我欲修僧行也。四念戒:念戒行有大勢力,能除眾生之惡,我欲精進護持也。五念施:念施行有大功德,能除眾生慳貪之重病,我欲以善施攝取眾生也。六念天:念天為欲界之六天,乃至色界、無色界之諸天,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,我亦欲具是功德,生於彼天處也。」

修真錄:『「精」,謂精純,無惡雜故。「進」,謂精進,不懈怠故。』

最上乘論:「但能不惡著麤衣,不惡食麤飧,了然守本真心,佯癡不解語,最省力氣而能有功,是大精進人也。」

四十二章經:「沙門學道,應當堅持其心,精進勇銳不畏前境,破滅眾魔而得道果。」

遺教經:「汝等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,是故,汝等當勤精進。譬如小水常流,則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數數懈廢。譬如鑽火,未熟而息,雖欲得火,火難可得。」

中庸《第二十章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。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

四十二章經:『佛言:「夫行道者,如牛負重行深泥中。雖極疲勞,不敢顧左右,離出淤泥,乃得蘇息。人之情欲,甚於淤泥,故直心念道,庶免眾苦。」』

華嚴經:「菩薩勤精進,故不為貪欲、瞋恚、愚痴、憍慢、諂曲之所惱亂。為知諸佛法精進,故名正精進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諂曲」,為欺他而作嬌態,曲順人情也。無量壽經上曰:「諂曲之心,和顏愛語。」

華嚴經:「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,不為眾邪所亂,精進無為,吾保此人必得道果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無為,即真理之異名。」

菩薩本行經:『佛言:「一切事皆由精進而興起。在俗精進則衣食豐饒業廣,遠近稱歎。在道精進則三十七道品成就,截生死流,得涅槃安樂岸。」』

列子力命篇:古有北山愚公,年九十,欲平太行、王屋二山。或笑之,公曰:「我死有子,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也。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。」

論語《雍也第六》:冉求曰:「非不說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」子曰:「力不足者,中道而廢,今女畫。」

禮記《第三十一表記》:子曰:「鄉道而行,中道而廢。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數之不足,俛焉,日有孳孳,斃而后已。」

百喻經:有人渴欲水,覓之至大澤。既至,對視而不飲。傍人語之曰:「汝渴於水而求水,辛苦至此,今覓得水,不飲何故?」答曰:「若飲得盡,則飲之。然此水極多,而不能飲盡,是故我不飲也。」眾人聞之,大嗤。人見上乘之法,為不能盡解遂不聞之,不思之,不修之,亦如

是也。

王善人:悟道需要立定志向,時時刻刻在一條道上專悟,久了,道就源源而來了。

王善人:我的道並不是一下子得,是一點一點格物出來的。

朱熹:「格物」,即物而窮其理也。

佛學大辭典:『「慧心」,聞菩薩藏思量觀察,知一切法無我無人,自性空寂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慧心」,心體明了,能達觀事理者。』

修真錄:通達諸法曰「智」,斷惑證理曰「慧」。

佛學大辭典:「智慧」,梵語「若那」,譯曰「智」。而「般若」,譯曰「慧」,決斷曰「智」,簡擇曰「慧」【略】。大乘義章九曰:「照見名智,解了稱慧,此二各別。知世諦者,名之為智,照第一義者,說以為慧,通則義齊。」法華經義疏二曰:「經論之中,多說慧門鑒空,智門照有。」

佛光大辭典:「簡擇」,即「選擇」。指依「智慧力」作正確的判斷,以捨偽取真。「簡」與「擇」均為「選擇」,分別之意。以「智慧」來簡擇一切諸法之力,即稱為「擇力」。

辭海:「簡」,分別也,選也。

辭海:「擇」,揀選也。禮 中庸:「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」

佛學大辭典:知俗諦曰「智」,照真諦曰「慧」。

佛學大辭典:『二諦」:

1.俗諦:迷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,是順凡俗迷情之法,故云「俗」。其為凡俗之道理,決定而不動,故云「諦」。又此事相(有為生滅之法),於俗為實,故云「諦」。

2.真諦: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,是離虛妄,故云「真」。其理決定而不動,故云「諦」,又此理性(無為不生不滅之法),於聖為實,故云「諦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不生不滅之「無為法」曰「理性」,則生滅之「有為法」曰「事相」。

呂純陽祖師:『何謂「智」?何謂「慧」?明了「俗諦」,名曰「智」。明了「真諦」,名曰「慧」。若二者皆明了,則名「智慧」。若惟識「俗諦」而不識「真諦」,則易生巧智,何謂「巧智」?俗所謂「自作聰明」也,「巧智」一生,學道則偏。』

辭彙:「自作聰明」,自以為很聰明,而自作自是,不採納別人的意見。

破相論:『「慧心」者覺之明了,喻之為燈,是故一切求解脫者,身為燈台,心為燈炷,增諸戒行以為添油,智慧明達,喻如燈火常燃。如是真正覺燈,而照一切無明痴暗。』

華嚴經:「譬如日出有照,生而盲者,因無眼故,未曾能見。無信、執迷、無解、毀戒、邪命自活盲眾生,無慧眼故,故不見智慧日輪。」

修真錄:『「定心」者心如止水也,「 一境」者六境之一也。言若能定心對境如如不動,視色而不見,聽聲而不聞,香味觸法亦如是。故曰:「定心一境不散亂」也。』

辭海:『「止水」,靜而不動之水也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定心湛然譬如「止水」。』

辭彙:『「湛然」水澄清樣子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六境」謂色聲香味觸法之六法,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之境界。故名「六境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「定心。修禪行而遠離亂意也。」

觀念法門:「若得定心,心眼即開,見彼淨土,一切莊嚴。」

智度論:『定心者;「定」名一心不亂。「亂」;心中不能得見實事,如「水波蕩漾不得見面」。如「風中燈不能見照。」』

楞嚴經:「當處禪那,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無奈如何。陰銷入明,則彼群邪感受幽氣,明能破暗,近日銷殞如何敢擾亂禪定。」

修真錄:『「不退心」者,猶儒家所云之「不中道而廢之心」也。若學道有不退之心,不中道而廢,則登仙作佛有何難哉?』

佛學大辭典:「不退心,功德善根愈增進而不退矣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『「護法」者,護持自己所得之善法也。』

佛光大辭典:『「護法心」,防護己心不起煩惱。』

佛光大辭典:『「迴向心」,所修善根迴向菩提,不願諸有迴施眾生,不專為己。』

佛光大辭典:『「諸有」;為凡夫眾生浮沉之生死海。』

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;

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辭海:「戒心;謂戒備不虞之心也。」

辭彙:「戒備;防備也。」

辭彙:「虞;欺也。」

佛光大辭典:『「戒心」覺持菩薩,清淨律儀,身口意淨,不記諸過,有犯悔除。』

佛光大辭典:『「願心」隨時修習種種淨願也。』

呂純陽祖師:『「淨願」者,壇經所云之四弘誓願也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「願心」;為四弘誓願之心也。』

六祖壇經 懺悔品第六:『善知識,既懺悔已,與善知識發「四弘誓願」。各須用心正聽:自心衆生無邊誓願度、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、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,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善知識,大家豈不道衆生無邊誓願度?恁麼道,且不是惠能度。善知識,心中衆生,所謂邪迷心、誑妄心、不善心、嫉妒心、惡毒心如是等心,盡是衆生。各須自性自度,是名真度。』

禮記 禮運篇: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。」

辭海:「康莊,大路也。」

呂純陽祖師:

五教分權六大洲,依風隨俗佈全球;

互相不謗異宗教,何換修羅吃苦頭。

辭海:「世界陸地分五大洲,詳五大洲條。」

辭海:「舊;分環球陸地為五大洲。在東半球者為亞細亞洲、歐羅巴洲、阿非利加洲、大洋洲。在西半球者為亞美利加洲。又將美洲分為南北二洲,則稱六大洲。」

呂純陽祖師:

修心鍊性證仙真 報元守一(道家)
養性存心作聖人 執中貫一(儒家)
見性明心名曰佛 萬法皈一(佛家)
洗心移性脫污塵 默禱親一(耶教)
堅心定性天堂近 清真還一(回教)
五教先天平等心。
儒道釋耶回一體,
切毋彼此互爭狺。

辭海:「狺;音銀,犬聲也。」

是故一心無二念。遠避三毒空五蘊。訓伏六賊正四非。去八邪而平七情。親九思而敦十信。則大道不遠人也。

註:

遠避—遠離避開也。 訓伏—教訓使其降伏也。

譯:

所以,心若無二種之思念,遠離避開三毒,去五蘊,訓伏六賊而正四非,除去八邪而平靜七情,親近九思而敦十信,則大道不遠離人也。

補註:

修真錄:『「中」者中土也。則生真人之處也,修持不「抱中」則道難成,故云:「中土難生」。「一」者,一心無二也。修道有二心便添種種魔障,心不專一則失先天之道,故修道若不「守一」則永難回無極天矣!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trospec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