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非乃立身之本。非禮勿視得其正。非禮勿聽得其正。非禮勿言得其正。非禮勿動得其正。此皆修道之首要。五蘊未空道難成。須除色受想行識。

 

註:

非禮—非正當之事也。

五蘊—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也。色蘊:見色思淫;受蘊:受賄而貪;想蘊:想入非非;行蘊:行動不正;識蘊:識而故犯。

譯:

四項非禮乃是為人處世必戒之根本,非其禮之事勿視,則心得其正。非其禮之事勿聽,則心得其正。非其禮之事勿言,則心得其正。非其禮之事勿動,則心得其正。此皆是修道首先主要之事。五蘊若未能空去,則道果難以成就,所以,必須除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之五蘊也。

補註:

禮記(仲尼燕學篇):「禮也者,理也。」「理,正理也。」勿視、勿聽、勿言、勿動,凡不合正理者皆不當。視、聽、言、動,非惟指女色也。故「四非勿禮」者,言「非正色勿視,非正聲勿聽,非正語勿言,非正事勿動也。」此四者皆為正心修身之功也。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,則不被色聲所迷。故視聽合禮則眼耳清淨,無亂於心矣。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則謹言慎行、言於道,行於道。孝經所謂:「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。」又云:「言滿天下無口過。行滿天下無怨惡。」是也。

朱熹:「欲得真性,要去雜念,存其正念、去其動心、存其定心,則真性自現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『蘊者,積集之義,眾生由「色受想行識」等五積集而成身,故謂之「五蘊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『五蘊舊譯曰「陰」,又譯為「眾」,新譯為「蘊」。「陰」者積集之義,「眾」者眾多和聚之義,亦「蘊」之義也。』

佛學常見詞彙:「五蘊: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」

頓悟入道要門論:「對色染色,隨色受生,名為色蘊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色蘊;德謂五根(眼耳鼻舌身)、五塵(色聲香味觸)等有形之物質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受蘊,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作用也。」

修真錄:「五識(眼耳鼻舌身)領受五塵(色聲香味觸)之作用也。」

頓悟入道要門論:「為領納入八風,好集邪信,即隨領受中生為受蘊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『「八風」又名「八法」。世有八法為世間之所愛憎,能煽動人心故名「八風」也。一利、二衰、三毀、四譽、五稱、六譏、七苦、八樂也。』

智度論:『衰利毀譽稱譏苦樂,四順(利譽稱樂)。四違(衰毀譏苦),能動物情,名為「八風」。』
修真錄:『「八風」者,利衰譽毀稱譏樂苦也。凡事得如意名曰「利」。凡事不如意曰「衰」。背後讚揚者曰「譽」。背後毀謗者曰「毀」。當前讚美者曰「稱」。當前諷刺者曰「譏」。悅適心意者名曰「樂」。逼迫身心者名曰「苦」。此八法能煽動心意動搖故曰「八風」。』

修真錄:『直悟本心,見性成佛。依此修行名曰「正道」。不悟本心,向外求佛者,著相修行名曰「邪道」。深信邪道,以色見佛、以聲求佛名曰邪信。』

金剛波羅蜜經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
道濟禪師:『「色」者如莊嚴佛像之類。「聲」者如歌揚梵讀之類也。此二者是執於色身見佛。捨了正路向外去馳求即是邪道,決不能見如來之本來面目矣。』

蓮池大師:「若以色見之,以音聲求之,便失如來真空無相之旨。誤入於邪道而行之者皆非正宗,能得見如來真面目乎?」

鳩摩羅什法師:「若心遊理外,心外求如來,皆是邪道。」

王玉陽真人:「人說要得道,道本無所得,但說得道,便是邪道,參的人亦是邪人。」

王重陽祖師:「在聲色上認為真,便是落邪道。」

陳雄居士:『法身如來即我性是,以色相取不可也,以音聲求不可也。華嚴經云:『色身非是佛,音聲亦復然。』又云:『不了我真性,是人不見佛。』即性而修,則如來得之方寸之間矣。』(唐朝時代)

辭海:「方寸用以指心。」

龍舒居士(宋,佛教大居士名王日休):「佛不可以形色見,亦不可以音聲求,若以形色見、以音聲求,是人所行者乃邪道也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想蘊,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」

頓悟入道要門論:「迷心取想受生名想蘊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『「迷心」,轉倒事理之安心也。大乘入道章下:「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。」』

佛學大辭典:『一行,專於一言也。善導之觀經疏 卷一曰:「成佛之法要,須萬行圓佛方乃剋成,豈得念佛一行即望成。」』

五祖最上乘論:「常念彼佛,不受生死,守我本心則到彼岸,守本真心勝念他佛。」

六祖壇經:「心地但無不善,西方去此不遠,若懷不善之心,念佛往生難到。」

省庵大師:「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,不與阿彌陀佛相應,終不往生。是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,念佛為助緣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行」,依過去世煩惱〔無明〕而作之善惡行業也。

佛光大辭典:「行」造作之義,義同於「業」,十二緣起中第二支「行」即屬此類,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(身業、口業、意業),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。

增一阿含經:『何者名為「行」?身口意三種行為是「行」。』

佛學大辭典:「行蘊;其他對境關於瞋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作用也。」

頓悟入道要門論:「結集諸行隨行受生名為行蘊。」

佛學大辭典:「識蘊: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。」

頓悟入道要門論:「於平等體妄起分別,繫著虛識受生名為識蘊。」

六賊最難訓降伏。眼耳鼻舌身意者。七情惹擾定傷身。喜怒哀懼愛惡欲。

註:

六賊—亦曰六根、六門。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也。

七情—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也。

譯:

六賊最難以教訓服從,此六賊即六根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欲使其清淨,實難以修到也。七情若是惹到,一定可以傷及身體,七情就是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。蓋七情至於極點,一定可以傷身。

補註:

佛學辭典:「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,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媒,劫掠功能法財,故以六賊為譬。」

涅槃經:「六大賊者即外六塵。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賊,何以故?能劫一切諸善法故。」

修真錄:「六賊者,眼見色而生賊。耳聞聲而生賊。鼻嗅香而生賊。舌嘗味而生賊。身觸物而生賊。意追情而生賊。故名六賊也。」

修真錄:「眼根修六度者何?眼根見善境即報人趨之,見危境即報人避之,曰眼根修布施也。眼根非禮不視,曰眼根修持戒也。眼根見人非法,亦者對我不利之行為時,生悲心而不起瞋(言對己,不含對公),曰眼根修忍辱也。眼根常尋己身之非法處而省,曰眼根修精進也。眼根能視而不見,曰眼根修禪定也。眼根對色塵而能判別善惡,曰眼根修智慧也。此六具全修者,曰眼根修六度。」

修真錄:「耳根修六度者何?耳根聞善事即報人趨之,聞危事即報人避之,曰耳根修布施也。耳根非禮不聽,曰耳根修持戒也。耳根聞人非法,亦者對我不利之言語時,生悲心而不起瞋(言對己,不含對公),曰耳根修忍辱也。耳根常反耳尋己之妄言而省,曰耳根修精進也。耳根能聽而不聞,曰耳根修禪定也。耳根對聲塵入耳能判是非,曰耳根修智慧也。此六具全修者,曰耳根修六度也。」

修真錄:「鼻根修六度者何?鼻根對香塵,香有好香、惡香、毒香,如瓦斯、農藥、毒氣等。鼻根若聞毒香時,報人避之,免受其害者,曰鼻根修布施也。鼻根不嗜好聞私愛之好香,如異性之香氣等者,曰鼻根修持戒也。鼻根聞己所厭之香者,而能忍受者,曰鼻根修忍辱也。鼻根能不好惡於香臭者,曰鼻根修精進也。鼻根不為香臭所動者,曰鼻根修禪定也。鼻根能修持戒香,終身不怠者,曰鼻根修智慧也。此六具全修者,曰鼻根修六度也。」

修真錄:「舌根修六度者何?舌根開口善言,而法施普行,曰舌根修布施也。舌根不造口業,曰舌根修持戒也。舌根常訥於言,受辱不妄爭辯,曰舌根修忍辱也。舌根勤學於善言,曰舌根修精進也。舌根閉而不妄開口,曰舌根修禪定也。舌根遇可說時則語,不可說時則默,曰舌根修智慧也。此六具全修者,曰舌根修六度也。」

修真錄:「身根修六度者何?身根諸善奉行不已,曰身根修布施也。身根修不造業,曰身根修持戒也。身根受諸種苦,而能忍辱者,曰身根修忍辱也。身根修學道不怠,曰身根修精進也。身根不為名誘,不為利惑,曰身根修禪定也。身根有道則猛進,無道則勇退,曰身根修智慧也。此六具全修者,曰身根修六度也。」

佛光大辭典:「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,各緣色聲香味觸法等五種對境。然此五識,僅由單純感覺作用來攀緣外境,而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之作用。第六意識始具有認識分別現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,故又稱分別事識。乃前五識共同所依據者,故又稱意地。」

中庸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

辭海:『「中」,竹用切合也,一定之度數曰「節」。禮 中庸: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疏:「雖後發動皆中節限。」』

朱熹:『「喜怒哀樂「性」也,其未發,則本性也。無所依倚,故謂之「中」,發皆中節情之正也,無所乖戾,故謂之「和」也。』

辭海:『「乖」,戾也。「戾」,乖背也。(新書)道術:「剛柔得道謂之和,反和為乖。」』

修真錄:『道家云:「大道無情」者,非無情感之謂,人無情感,則如木石之類,是執空也。

道家云:「大道無情」者何?

當喜而喜,喜而不過其常度。

當怒而怒,以慈愛之心言之苦勸。

當哀而哀,哀而不傷其心。

當懼而懼,常存戒懼心而無有恐懼心。

當愛而愛,吝嗇於奢侈而不吝嗇於善。

當惡而惡,惡而發四無量心,憐憫感化他。

當欲而欲,欲功果而不欲名利也。』

辭海:『嗇;愛濇也,按愛濇即慳吝。方言:「凡貪而不施或謂之嗇。」』

辭海:「愛,嗇也。」

八邪最易動人心。眼觀美色起淫念。耳聽惡聲出穢語。鼻聞香味思飲食。口貪生靈開殺戒。心生邪念起狼毒。意追邪情起思惟。足行邪地想非非。手亂舉動不端莊。

註:

美色—美女之色相。 淫念—淫欲之心意。 穢語—汙穢之言語。 狼毒—兇惡殘忍之毒心。思惟—思考也。 非非—思想窮極,亂想不正行為也。 端莊—端正也。

譯:

八邪最容易動搖人心,眼觀看美色,就會生出淫欲之心;耳聽惡聲,皆出於汙穢之言語;鼻聞到香味,即思飲食,為貪口腹,而殺生靈;心生出邪念,就起兇惡殘忍之心;意追念邪情;就起思惟;足踏入邪地,就想入非非;手亂舉動;即不端正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trospec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